灰霉病是一种气传性病害,病原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病体残株和土壤中越冬。春季温度升高时,越冬菌丝体迅速形成大量分生孢子,通过空气、雨水或农事操作传播,侵入寄主细胞或经由伤口及气孔完成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形成再侵染。灰霉病菌丝生长的适温为15~25℃,以20℃为最佳;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病害的流行;阳光不足、通风不良以及连续阴雨和雾天易导致该病的暴发和流行。
灰霉病是一种气传性病害,病原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病体残株和土壤中越冬。春季温度升高时,越冬菌丝体迅速形成大量分生孢子,通过空气、雨水或农事操作传播,侵入寄主细胞或经由伤口及气孔完成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形成再侵染。灰霉病菌丝生长的适温为15~25℃,以20℃为最佳;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病害的流行;阳光不足、通风不良以及连续阴雨和雾天易导致该病的暴发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