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软腐病的病原特征?

2025-07-17 12:02

大白菜软腐病是由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白菜的叶柄和茎基部,病叶瘫倒,露出菜球。病原菌为欧文菌属菌体短杆状,大小0.5-1.0μm×1-3μm,革兰染色阴性,单生,双生或短链状,有多根周生鞭毛,无芽孢。化能有机营养型,兼性厌气,代谢为呼吸型或发酵型,氧化酶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营养琼脂上菌落圆形,隆起,灰白色。

白菜软腐病多从基部先发病,发生初期,白菜的外叶或叶球基部出现水渍状椭圆形病斑,随后病部逐渐扩大、变软,呈暗褐色。在晴天中午,植株的外层包叶出现萎蔫下垂,早晚还能恢复正常。但随病情发展,数天后,病斑扩大至整个叶片基部,叶片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分,中午便不再恢复,而且病部开始腐烂,叶球外露或植株基部逐渐变黑腐烂或塌倒溃烂成泥状,叶柄或根茎基部组织呈灰褐色软腐,严重时全株腐烂,病部散发出恶臭味。病叶在日晒下失水变干呈薄纸状平贴地面或紧贴叶球。

白菜软腐病包括基腐、心腐、叶焦三种类型。基腐型表现为植株基部腐烂,外叶萎垂贴地,包球暴露,稍触动即全株倒地;心腐型表现为植株从顶部向下或从基部向上腐烂;叶焦型表现为植株外叶叶缘焦枯,病叶迅速失水干枯呈薄纸状。

病原菌在20℃、高湿度下,主要以寄主植物根际土壤为中心形成菌落长期生存。降雨时借助土粒飞溅,从白菜下部叶片、叶柄部位的伤口和害虫食痕侵入。大风天气,可以将带菌尘土吹向菜地,降雨过后,有些植株上部开始发病。病原菌通常借地表流水而传播。其发育适温为32~33℃,如遇寄生植物,即迅速繁殖。即使消毒土壤,病菌密度也可立即恢复如初。

白菜定植后,可用72%的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20%的井岗霉素水溶剂,每袋25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药预防。也可选用45%代森铵9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药剂要交替使用,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喷药要周到,除全田喷药外,还应重点喷到近地面的叶柄和茎基部、根基部,每棵约喷药100克,使药液流入菜心和渗入白菜根部土壤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