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立枯病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然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主要发生在白菜幼苗出土过程中或出土后,幼茎中下部变褐缢缩,严重的植株干枯后死亡,造成死苗或缺苗断垅。苗期染病引起立枯病,成株染病引起基腐,此外还能侵染叶片。
白菜立枯病的防治措施包括:正确选择播种期、选用耐热、耐湿品种及适用于西南地区的迟白菜;可施用猪粪堆肥,培养拮杀菌进行土壤或种子处理,能有效抑制丝核菌;前期可施用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必要时可采用异菌脲腐霉利600-800倍液进行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