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小食心虫主要危害苹果、桃、梨、山楂、枣、李等果树。幼虫由果实胴部、底部蛀入,表面留有针状大小蛀果孔,呈现黑褐色凹点,四周浓绿色,伴有泪珠状果胶外溢,干涸后呈白色蜡质膜。蛀果后4~5天,果实出现直径约2.5cm圆形浅红色晕,随果实生长变为桃红色,背阴果面红晕更明显。桃小食心虫一年完成1-2代。越冬幼虫于4月底至5月初开始出土,雨后出土最多,5月中旬到6月上旬为出土盛期,出土期延续一个多月。缩蛹期9-15天。5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羽化后2-3天产卵,盛期为6月上中旬,卵期6-7天。幼虫蛀果后在果内危害20天左右,6月下旬开始老熟脱果,7月上中旬是脱果盛期。第一代成虫7月上旬开始发生,盛期为7月下旬到8月上旬;8月上旬幼虫开始脱果,延续到10月上旬,盛期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脱果后即入土结茧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