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白腐病的危害特征,种大蒜为什么不能连作?

2025-03-30 11:07

染病植株一般先从外部叶片的叶尖出现黄色或黄褐色条斑并向叶鞘及内叶发展,植株生长缓慢,较正常植株矮小,假茎变软、腐烂,后期整株发黄枯死,受害组织呈灰黑色并出现灰白色菌丝层和黑色菌核。鳞莲发病,初期病部表皮出现水浸状病斑和灰白色的菌丝层,不久呈白色腐烂,以后菌丝上出现黑色的菌核,鳞茎腐烂变黑。在寄主上长有大量白色菌丝,菌核生在病组织内部或表面,菌核球形至扁球形,内部浅红白色,外部黑色;菌丝在培养基上生长适温20℃,低于5℃尚可生长,高于30℃则不生长,10~20℃易形成菌核。大蒜重茬会造成土壤毒素、菌源、病虫基数逐年积累。由于多年重茬种植大蒜,有的地块重茬达20年之久,侵害大蒜的土传病菌、毒素越积越多。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忽视有机肥和微肥,导致土壤结构不合理,板结、碱化、盐渍化加重。如长期种植大蒜,土壤中同一种营养元素消耗较多,导致营养含量失调。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