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大棚、温室通风。浇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并控制水量,不可过大。雨后及时排除积水,棚内合理通风降温。
2.清除菌源。及时清除病果,带出大棚、温室外深埋。收获后,彻底处理病株等,进行深翻,将遗留的病叶、病枝等翻入深层。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可减轻灰霉病的发生。
3.药剂防治。保护地内植株发病,可用15%腐霉利烟剂250-300克/亩熏烟,隔5-7天熏一次,连续或交替熏2-3次。
4.辣椒灰霉病防治上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创造不利于辣椒灰霉病发生而利于辣椒生长的环境条件,设法采用多种防治措施,综合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5.环境调控:控水,控肥。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果、病叶、病枝集中处理。
6.药剂防治:可用25%的咪鲜胺乳油2000倍喷雾,50%的异菌脲1000倍液喷雾,或嘧霉百菌清等防治。
7.地膜覆盖栽培,注意密度不要过密。施足粪肥,适时追肥。适当控制灌水,严防大水漫灌。
8.做好棚、室内温、湿度调控,上午尽量保持较高温度使棚顶露水雾化,下午适当延长放风时间,加大放风量降低棚内湿度,夜间适当提高温度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
9.可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间隔7-10天用药2-3次。也可用40%嘧霉胺悬浮剂12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