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发生了炭疽病,如何防治?

2025-09-04 19:01

选用日本白山药、毛山药、早白薯山药等耐病品种,发病地块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收获后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并深翻土壤。采用高支架管理,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加强田间管理,适时中耕除草,松土排渍;合理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性。

水肥管理:山药播种后出苗前不进行浇水,以免降低土温,造成烂种。如果发生积水,应及时排除,并结合提沟、培土。出苗后先追1次清粪水(亩施1000公斤)或尿素2030公斤,当块茎进入膨大期(8月下旬)追施第二次肥,亩施复合肥50公斤。间苗:第一次施肥时结合间苗,每株留1―2根健壮苗,其余全部摘除。

病虫防治:病害主要有炭疽病、枯萎病等。用65%代森锰锌或50%多菌灵800倍液防治,发病初期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虫害主要有蛴螬、地老虎。栽前用50%灭克磷或50%敌线灵,每亩施6公斤药剂。用3%地庆6公斤拌细土施于塘内防线虫病。

轮作:最好水旱轮作,无水源条件的田块应避免与山芋、花生、西瓜连作。播种前用新高脂膜8000倍液浸种,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同时用新高脂膜喷洒地面保墒防水分蒸发、防土层板结,提高出苗率。科学的水肥管理,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清沟排渍。定期喷洒药材根大灵,使营养迅速向根系输送,提高植株营养转换率,提高抗病能力,使根块迅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药剂防治:在炭疽病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洒药剂加新高脂膜保护药效,防止病菌借风雨再次传播。同时清除病残体,扫净落叶,将其带出田外深埋,以减少侵染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