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白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菌,预防措施应首先选择优良抗病品种,避免重茬种植,适时播种,药剂拌种等方法。防治措施根据油菜白锈病发生发展特点,采取以农业技术防病为基础,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芥菜型和甘蓝型油菜表现抗病,各地应选种适于当地的高产抗病品种。栽培措施包括:实行轮作,与水稻或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减少土壤中的菌源;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苔肥,巧施花肥,增施磷钾肥,防止贪青倒伏,减轻发病;合理灌水,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病菌侵染和蔓延的环境;摘除病叶,抽苔后多次摘除老病叶并将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减少田间菌源,降低后期“龙头”发生;无病株留种或播前用10%盐水选种,将下沉的种子清水洗净后晾干播种。
药剂防治一般在油菜苔高17-33厘米或初花期开始喷第一次药,间隔5-7天再喷一次,阴雨天多时最好喷3次。亩用药液量为75-125千克,要求药液喷均匀。可选用瑞毒霉-猛锌1000倍液、灭菌丹300-500倍液、代森锌500-600倍液、福美双300-500倍液、波尔多液1:1:200等。此外,油菜与大小麦轮作倒茬,降低菌源;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发病初用40%霜疫灵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