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白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是什么

2025-07-01 18:08

通知:请机关二支部、三支部、种子技术推广支部、农技中心支部、东风农场支部来党办领取“光荣在党50年”奖章,所有党支部来领取新文件。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或越夏,也能在寄主上越夏。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或雨水反溅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经5天左右潜育出现病斑,后经7天左右,在受害部位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丝瓜白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4-11月。年度间早春温度偏高、秋季温度偏高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附近有发病较重的菌源田、排水不良、作物生长势不佳的发病较早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生长势弱、保护地栽培等往往发病较重;处于采收中后期的类型田发病重。丝瓜白粉病是由真菌子囊菌亚门单丝壳白粉和二孢白粉菌侵染引起。在翌年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萌发通过气流或雨水落在寄主叶片上,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栽培因通风不良、密度过高、氮肥施用过多、地势低洼的田块发病较重。预防丝瓜白粉病,应选用抗病品种,并注意轮作,种植时合理密植,增施磷肥与钾肥。在发病后摘除病叶,并选用阿米西达悬浮剂、高脂膜乳剂或灭病威悬浮剂等药剂进行交替施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