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苗定干整形。对当年早春定植的幼苗,成活发芽后,在离地60厘米处将主干剪断定干,促使主干上萌发出新芽,并以离地30厘米处为界,将30厘米以下的新芽全部抹除,减少营养消耗。对30至60厘米“整形带”内发出的若干个新芽,只保留3—4个不同方向,且上下错开的壮芽,其余的新芽也全部抹除。待预留的3—4个壮芽抽发出的新枝,长至30—40厘米时,进行摘心处理,促发二次分枝。当第二次新枝长至5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摘心处理。这样,当年秋冬季,桃苗就可达到3—4股分枝和50—60个枝头的树冠结构,第二年就可试花结果。(二)幼树整形修剪。对定植1—2年生的幼龄桃树,采取拉枝、吊枝和撑枝相结合的办法,强行开张树冠几大主枝的角度,延缓树冠直立生长势,促进横向生长而开花结果。首先,强行矮化。在操作时,应掌握“压强扶弱、内膛敞开和主枝分布均匀”等原则,采取用细绳拉枝、石头吊枝和竹块撑枝等方式,将直立生长的旺枝拉(压)成斜生状态,促使树冠矮化。其次,看树修剪。疏剪和短截树冠内膛直立生长的枝条,叫“掏心子”。对几个主枝上生长的每个枝条,将其剪短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叫“筑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