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干发病时,起初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褐色水渍状斑,逐渐扩大,呈圆形或扁圆形,直径0.3至2—3厘米,大多1厘米左右,中心隆起,呈疣状,质地坚硬。随后,病斑凹陷,颜色变深,呈青灰至黑褐色,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器,出现黑色点粒。随着树皮愈伤组织的形成,病斑四周隆起,病健交界处发生裂缝,病斑边缘翘起如马鞍状,至发病后第四、五年,病部渐剥离脱落。枝干染病严重时,病斑密集,相互融合,致枝干表面极为粗糙。病变多局限于树皮表层,但有的深达木质部。病重树长势衰弱,枝条枯死。
苹果黑点病发病初期,围绕皮孔、果面萼洼部位变为褐色,出现针尖大小黑点,随病情发展黑点逐渐扩大,有芝麻或绿豆大小,病斑直径一般在1~3mm,口尝无苦味。该病斑一般仅局限于表皮,并不会深及果肉,也不会引起溃烂,在后期和贮存期也不会扩大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