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枯萎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2025-06-25 12:46

传播途径:以菌丝、菌核和厚塬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为土壤习居菌,当翌年气温达到13℃左右时,即可萌动产生分生孢子,23-25℃时,侵染最烈。多通过病土移动及种芦头带菌传播。枯萎病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是29-32度,温度高时易发病。

(1)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种薯带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

(4)播种过迟的发病重,种薯切块过小易发病,生长后期土壤中水分过大。

(5)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含水量大易发病,高温、高湿、长期连阴雨、光照不足易发病;连阴雨后或大雨过后骤然放晴,气温迅速升高;或时晴时雨、高温闷热天气发病重。

叶片感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生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呈不规则形,被害组织逐渐变褐干枯;叶柄感病时,病斑从叶柄向叶片和茎部同时扩展,病部逐渐变褐;茎蔓发病,初期与叶片症状相似,围茎近一周时,其上部茎(蔓)叶萎蔫枯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