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是中国各稻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主要由浸种时带菌种子上的分生孢子污染无病种子而引发,导致苗枯和死亡,随后产生分生孢子传播至健康苗上,引起再次侵染。在定植后,病情可扩展至整株,造成秕谷或畸形,并在颖片合缝处产生淡红色粉霉。
发病因素包括:
1.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过量或过迟施氮肥,导致植株生长过嫩,抗病性降低。
2.未及时烤田或烤田效果不佳,长期灌深水,排水不良。
3.栽培过密,田间通风透光差,虫害严重。
4.管理粗放,田间及四周田埂杂草丛生。
5.长期连阴雨、灌深水、大水串灌,气候温暖、日照不足、时晴时雨、多雾、重露。
6.土壤温度低,阴雨连绵,日照不足。
7.大面积种植高优品种,抗病性差。
8.偏施、迟施氮肥,易诱发稻瘟病。
防治措施应注重合理施肥和田间管理,及时烤田,改善排水,控制栽培密度,及时除草,以及适时适量施用氮肥,以增强植株抗病性,减少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