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黑豆病的症状初期果实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期扩大成黑斑。发病使全穗或部分小穗发育不良,甚至枯死。叶受害后初期发生针头大褐色小点,之后发展成黄褐色直径1-4毫米的圆形病斑,中部变成灰色,最后病部组织干枯硬化,脱落成穿孔。幼叶受害后多扭曲,皱缩为畸形。果实在着色后不易受此病侵染。绿果感病初期产生褐色圆斑,圆斑中部灰白色,略凹陷,边缘红褐色或紫色似"鸟眼"状,多个小病斑联合成大斑;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病果味酸、无食用价值。新梢、叶柄、果柄、卷须感病后最初产生圆形褐色小点,以后变成灰黑色,中部凹陷成干裂的溃疡斑,发病严重的最后干枯或枯死。果实发病,初产生圆形深褐色小点,以后扩大,直径可达2~5毫米,中部凹陷,呈灰白色,外部深褐色,周缘有紫褐色晕,呈现典型的“鸟眼状”病斑。染病的幼果长不大,色深绿,味酸质硬、畸形,病斑处有时开裂。多个病斑可连成大斑,病斑于果表,不深入果内,但果味酸,丧失食用价值。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乳白色的粘质物,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团。葡萄黑痘病危害果实的症状:果面发生近圆形浅褐色斑点,病斑周边紫褐色,中心灰白色,稍凹陷,很像鸟眼,俗称“鸟眼病”。在病斑上面有微细的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受害果实生长缓慢,绿色,质硬味酸,有时龟裂,失去食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