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灰霉病怎么防治效果好?

2025-06-12 18:48

灰霉病主要危害辣椒幼苗及成株期,在防治中,应调控好温度和湿度,保持通风。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枝、病果,并喷施咪鲜胺乳油或异菌脲可湿性粉剂,隔7至10天一次,连续防治2至3次。保护地栽培时,应采用高畦栽培并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降低湿度。上午保持较高温度,使棚室薄膜内侧露水雾化,下午延长放风时间,加大放风量,夜间适当提高温度,减轻或避免叶面结露。发病初期适当控水。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集中烧毁或深埋。可用15%腐霉利烟剂250-300克/亩熏烟,隔5-7天熏一次,连续或交替熏2-3次。还可用7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750-1500倍液对灰霉病进行防治,并同时防治各种并发症,对细菌性病害也有特效,隔7-10天喷一次,视病情连续喷2-3次。加强大棚、温室通风,浇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并控制水量,不可过大。雨后及时排除积水,棚内合理通风降温。清除菌源,及时清除病果,带出大棚、温室外深埋。收获后,彻底处理病株等,进行深翻,将遗留的病叶、病枝等翻入深层。辣椒灰霉病是一种空气传播病害,病菌随气流进行传播,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传播蔓延速度非常快。提前预防是灰霉病发生和蔓延最有效的方法。降低棚内湿度:高湿是造成辣椒灰霉病发生和传播蔓延的主要环境条件,定植时一定要加盖地膜,大棚膜一定要选用无滴膜,浇水后要及时通风排湿,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喷药防治是快速控制灰霉病传播和蔓延最有效的方法,可在灰霉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用38%唑醚·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克,或26%嘧胺·乙霉威水分散粒剂,也可以用40%氟唑菌酰羟胺·咯菌腈悬浮剂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每10~15天喷一次,几种药剂要交替使用,即可有效控制住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