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病毒主要在小麦、禾本科杂草和灰飞虱体内越冬。因此,要做好小麦丛矮病防治,清除田边、地边和沟渠杂草为害,同时要减少灰飞虱虫口基数。具体方法:在小麦返青后,用25%扑虱灵50克/亩喷雾。喷药时,麦田周围的杂草上也要进行喷施,可显著降低虫口密度。必要时,可用20%克无踪水剂或45%农达水剂550毫升/亩,对水30公斤,针对田边地头进行喷雾,杀死田边杂草,破坏灰飞虱的生存环境。
农业防治:选择安全播种期,避开玉米感病叶龄期。夏玉米在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盛期以后播种(6月上旬以后播种)。种植耐病品种如鲁单50、苏玉9号、中玉4号、农大108、豫玉22等,可显著减轻玉米粗缩病的病症和发病率。结合田间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合理田间布局,降低发病率。提倡连片种植,减少零星种植,避免品种单一化,做到播期基本一致,避免玉米感病生育期与灰飞虱盛发期吻合。选择安全播种期,避开感病叶龄期。要使玉米幼苗易感病期避开灰飞虱成虫盛发期。春播玉米提早播种,夏播玉米推迟到6月上中旬播种。减“半春半夏”玉米(5月至6月上旬)的种植面积。尽量不种半夏玉米,或适当晚播,避开玉米感病的敏感期与灰飞虱高峰期相遇,有效减轻该病的发生。尽量缩短小麦和玉米的共生期,麦收后灭茬直播,避开5月下旬至6月上旬1代灰飞虱成、若虫盛发传毒期。
选用抗病品种。玉米品种间感病性有差异,应选用抗耐性好的品种。如鲁单50、农大108、鲁玉16等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秋翻地,清除田间病株及沟边杂草,减少病毒和灰飞虱来源;玉米播种或出苗前大面积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减少毒源,提倡化学除草;结合间苗、定苗及早拔除田间重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以消灭毒源;玉米生长后期及早拔除不结实的绝收病株,改善田间健株生长环境,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合理施肥和浇灌,促进植株生长,缩短玉米易感病生育期,增强植株抗耐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