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心腐病发生原因是什么?

2025-05-27 07:37

芹菜心腐病是一种复杂的生理性病害,植株缺钙是引发此病的关键原因。引起芹菜缺钙的主要因素是土壤中钙离子浓度偏低。济源市芹菜主要生产区的土壤属于两合土,pH值在7.5~7.8之间,土壤碳酸钙含量8%~10%,钙含量丰富。由于近10余年来农民使用农家肥减少,偏施化肥如碳酸氢铵、尿素、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等,导致土壤中氮、磷浓度较高,而使用的氮肥又以铵态氮为主,常引起土壤pH值短暂增高,在碱性条件下,加快了土壤中钙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的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磷酸八钙和磷酸十钙,使土壤中的钙离子浓度降低。同时,土壤中过多的铵离子降低了植物根系对钙离子的吸收,导致芹菜植株体内缺钙,引发心腐病。高温干旱或雨涝天气会加重病情。土壤中硼含量缺乏、盐类浓度过大、干燥情况下氮肥用量过多等因素也会造成钙的吸收困难。芹菜为伞形花科作物,原产地中海沿岸及瑞典等沼泽地区,营养生长最适温度15-20℃,不耐高温,当日均温达到21℃以上时,生长不良,再遇钙素缺乏,就会出现心腐病。偏施氮肥、土壤过碱、盐分高时,病害亦严重。生理性缺硼和钙是造成心腐病的主要原因,缺硼会引起缺钙。芹菜需要较高肥料,但氮、钾肥施入过多,或土壤中盐分浓度过高,或高温、低温、干旱,都会抑制芹菜对硼和钙素的吸收,产生心腐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