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黑粉病的危害症状是什么?

2025-05-23 10:23

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或黑穗病,俗称“黑瘤子”,是由玉米黑粉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该病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尤其在抽雄后迅速增多,直至玉米成熟才停止。病害主要侵害植株地上部的茎、叶、雌穗、雄穗、腋芽等幼嫩组织,导致受害组织因病原菌刺激而肿大成瘤。

病瘤初期表面为白色或淡红色,具光泽,随后变为灰白色至灰黑色,最终外膜破裂,释放出黑粉,即病菌的厚垣孢子。病瘤的形状和大小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异,叶片和叶鞘上的瘤较小,直径约1-2厘米,茎节和穗上的瘤较大,直径可达15厘米。同一植株上常多处生瘤,或同一位置数个瘤聚在一起,导致植株茎秆扭曲,病株较矮小,果穗小甚至不能结穗。

玉米黑粉病是局部侵染性病害,侵染时间长,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侵染。苗期发病时,茎基部或叶片背面产生小瘤状物,严重时可致幼苗枯死。成株期病害以雌穗发病危害最重,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产生瘤状菌瘿,严重时全穗形成畸形菌瘿,初为白色,后渐变为灰色,最终形成白灰色至黑灰色的薄膜,薄膜破裂后散发黑灰色粉末(冬孢子),冬孢子可立即萌发进行再次侵染。

该病与丝黑穗病不同,后者一般只侵害果穗和雄穗,并有杂乱的黑色丝状物。玉米黑粉病能侵害植株任何部位,形成肿瘤,破裂后散出黑粉。河南省玉米黑粉病以成株病害为主,苗期发病较少。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