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霜霉病症状及危害

2025-05-21 18:48

大豆霜霉病为害幼苗、叶片和籽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斑表面粘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

大豆幼苗发病,从第一对真叶基部现褪绿斑块,沿主脉、侧脉扩展,呈现淡黄色的大斑块。当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灰白色霉状物。病叶转黄变褐而干枯,造成植株萎缩矮化,叶片凋萎早落,重者早期死亡。

大豆成株期叶片发病,密生圆形或不正规形的黄绿色小斑点,后渐变成褐色,周围呈深褐色,大小为2~3毫米,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病健交界明显。叶背的病斑上,产生灰白色霉状物,后变为灰色或淡紫色。病斑可愈合成较大的斑点,引起叶片早期大量脱落。

大豆豆荚受害,外部症状不明显,但剥开豆荚,病粒表面粘附有大量灰白色的菌丝层。主要为害幼苗或成株叶片、荚及豆粒。带病种子长出的幼苗能系统发病,子叶未见症状,从第1对真叶基部现褪绿斑块,沿主脉、侧脉扩展,造成全叶褪绿。以后全株的叶片均可显症,花期前后雨多或湿度大,病斑背面生有灰色霉层,病叶转黄变褐而干枯。

为害叶片,由基部叶向上部叶发展,初期叶片出现病斑,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影响大豆结荚,导致产量降低。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