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果炭疽病的危害及防治?

2025-05-14 08:37

黄皮果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可严重影响黄皮的生长和果实质量。此病害主要表现在叶片和果实上,导致叶片腐烂脱落,果实病变甚至腐烂,从而降低产量和果实品质。

在叶片上,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发展为棕褐色干枯斑块,最终导致叶片脱落,影响新梢生长。果实受害部位初为褐色小斑点,后期扩大形成凹陷的褐色病斑,严重时整个果实变黑。

防治黄皮果炭疽病的措施包括加强栽培管理,如增施有机肥料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并保持园区的清洁,这样有助于减少病源。冬季应对果树进行修剪,清除并烧毁病枝病叶,以减少病原菌的越冬。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在春梢期、花期及幼果期等关键时期进行。推荐用药包括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灭病威胶悬剂500倍液。此外,咪鲜胺、嘧菌酯和代森锰锌等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应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以提高防治效果并减少抗药性的产生。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药剂的使用浓度和喷施时机,确保防治措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