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以卵孢子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借雨水溅到近地面的果实上,萌发侵入果实发病,病部产生孢子囊,游动孢子通过雨水、灌溉水传播再侵染。病菌发育适温为30℃,相对湿度高于95%,菌丝发育好。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体在土壤表层越冬,条件适宜时,卵孢子或菌丝体产生孢子囊,孢子囊萌发释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通过雨水或田间浇水反溅到下部的果实上,从而引起发病。菌丝生长适温32℃,最高36-40℃,最低4℃。温度在10-30℃均可发病,但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上。该病原除为害番茄外,还可为害茄子、辣椒、黄瓜、莴苣、芹菜、洋葱、甘蓝等作物。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为4~6月。地势低洼、田间积水、土壤粘重、地下水位高、棚内湿度过高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春夏多雨,尤其是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