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主要侵害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偶尔也会传染人。口蹄疫病毒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偶蹄动物会出现一周左右的急性期发作,蹄部物理病变需要2~3周恢复,携带病毒状态可持续两年以上。以蹄部水疱为特征,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猪跛行,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仔猪可因肠炎和心肌炎死亡。本病潜伏期2~5天,最多约10天。初起时患者多有发热、食欲不振、浑身不适等症状,2~3天后黏膜出现水疱,病情轻者,在1周内大多数可自然痊愈。病情严重者,可表现为头痛、四肢肌肉疼痛、咽喉部疼痛、胃肠痉挛、呕吐、腹泻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