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霜霉病病菌不能用人工培养,对病菌的生长适温了解不多,但已查明,气温在30℃以上,寄主组织内的菌丝生长受抑制;13℃以上,病叶形成薄壁孢子囊,22-24℃;湿度95%以上时大量萌发。孢子囊形成温度为9-36.8℃,最适温度为18-22℃。黑暗环境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孢子囊是起传染作用的重要器官。游动孢子在12-23℃经24小时萌发。卵孢子萌芽适温为16-24℃。气候是导致霜霉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一般在秋天发病,阴凉湿润的地块发病较为严重。霜霉病卵孢子活动的温度在14-32度,适温在20-25度左右,不过要有充分的水分。孢子囊在湿度大的环境中,20度左右的萌发率在45%,10度的时候萌发率可以到达95%。如果温度过高的话,孢子囊成活时间大约在5天左右,低温环境下可成活15天之久。所以在秋天低温高湿的环境下,霜霉病最易发病。除此之外具有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壤湿度大、氮肥施用过多、通风透光不良等特征的果园易患此病。发病条件温暖、高湿(相对湿度85%以上),特别是叶面有水珠时易发病,昼夜温差大、多雨多雾、种植过密、浇水过多、植株生长不良均有利于病害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