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褐斑病的发病症状有哪些?

2025-04-29 15:29

空心菜褐斑病症状初为黄褐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病斑,直径4~8毫米,边缘明显。发病重时,病斑相互连结,病叶黄枯而死。病害发生早期往往是单株受害,受害叶片和叶鞘上病斑梭形、长条形,不规则,长1~4cm,初期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后期病斑变褐色甚至整叶水渍状腐烂。严重时病菌可侵入茎秆,病斑绕茎扩展可造成茎及颈基部变褐色腐烂或枯黄,病分蘖枯死。当草坪上出现小的枯草斑块时,预示着病害流行前兆。此时,一旦条件适合时,即降雨和湿热,病害就可很快发展。几天之内,枯草圈就可从几厘米扩展到几十厘米,甚至1~2m。由于枯草圈中心的病株可以恢复,结果使枯草圈呈现“蛙眼”状,即其中央绿色,边。发病初期植株稍萎蔫,检视根茎部变为褐色至黑褐色略凹陷,表皮呈湿腐状,湿度大时病部生出稀疏的稍带粉红色的霉状物,严重株经半个月左右即枯死。建议及时处理病残体,集中起来烧毁,减少病菌源;播种前将种子进行消毒或是选择无病种子,注意好地间排水通风。发现病情可均匀喷洒代森锰锌干悬粉等药剂抑制病菌,每周一次,持续一个月,在收获前五天停止喷洒。

空心菜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及茎部,幼苗受害可致死苗。叶片染病病斑近圆形,暗褐色,斑面微具轮纹,其上密生小黑点,病斑扩大并融合,致叶片变黄干枯;茎上病斑近椭圆形,稍下陷。病斑圆形、椭圆形或不正圆形,直径4-8毫米,初为黄褐色,后变为黑褐色,边缘明显,病害严重时,病斑相互连结成片,病叶早枯。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