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天花,一旦发病,就会造成玉米颗粒无收,产生很大的经济损失。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进行轮作,一般为3年轮作,能有效减少病害发生,然后深翻壤,能够减少壤中的菌源,减轻病害,发生病害。调节免疫、美容养颜、保护视力。草莓中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草莓中的花青素、维生素E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有助于延缓衰老、改善皮肤状态。另外,草莓中的维生素C可以美白,适当食用有美容养颜的效果。草莓中的胡萝卜素与维生素A,能够参与维持视觉。
1.玉米螟: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或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杀虫剂喷施。
2.地下害虫及蓟马、蚜虫、灰飞虱、甜菜夜蛾、黏虫、棉铃虫等苗期害虫:利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3.根腐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咯菌腈·精甲霜、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4.玉米叶斑类病害: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在玉米心叶末期,选用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褐斑病重发区在玉米8至10叶期用药防治。与芸苔素内酯等混用可减量增效。
5.玉米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发病初期剥除茎基部发病叶鞘,喷施生物农药井冈霉素A,或选用菌核净、烯唑醇、代森锰锌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
种植土地的选择、选用良种、施肥整地与起垄覆膜、播种要适时、株地间距要合理、科学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控、适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