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灰霉病的症状和病因是什么?

2025-04-28 18:07

叶片病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10毫米,灰褐色,病斑中央略凹陷,变薄,有光泽,病健交界明显,较大病斑表面可出现轮纹,高温高湿时可产生黄色至黑褐色霉层。果实病斑圆形,初期水渍状,表面光滑,后期病斑变干,凹陷,主渐变为蓝黑色硬疤状,常出现轮纹,表面霉层黑色。叶柄、果炳和茎发病,病斑多为条状病斑,长短不一,病部凹陷,灰色,并有黑色霉层。

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发病重。种子带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含水量大,易发病;温暖、高湿、多雨、日照不足易发病。

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水渍状,浅褐色,有不明显的深浅相间轮纹,潮湿时,病斑表面可产生灰霉,叶片枯死。茎染病,产生水渍状小点,后迅速扩展成长椭圆形,潮湿时,表面生灰褐色霉层,严重时可引起病部以上植株枯死。

灰霉病症状:侵害果实,侵染由残留的花及花托向果实或果柄扩展,使果皮成为灰白色水渍状,变软腐烂;以后在果面、花萼及果柄上出现大量灰褐色霉层,果实失水僵化。为害茎叶,成株期病斑识见于叶片,由边缘向里呈“V”字型发展,并产生深浅相同的轮纹,表面着生少量灰霉,叶片最后枯死。病因:寡照、低温(20℃)高湿,植株过密。叶面肥过量施用或蘸花不当。

发病症状:多幼果发病,先从果实脐部或果顶萼片、果柄基部发病。病部灰白色,水浸状,轮状腐烂,病部长满致密灰色霉层。有时叶片发病,叶尖多产生“V”字病斑,生灰色霉。发病原因: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借风传播,农事操作和人在株间(有病株存在)走动时均能传播,在20℃左右,90%以上相对湿度与弱光是发病适宜条件,植株长势弱时病势加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