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播种要过筛,精选种子,清除混杂在种子间的菌核。发病严重的地块,实行秋季深翻,将落入田间的菌核埋入土壤深层,使病株残体腐烂死亡。实行与非寄主作物3年以上轮作。选择优良、早熟、抗病的品种。大豆菌核病防治技术包括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建议大豆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发病田应在收割后进行深翻,将菌核埋入土壤深层,并将病残体清出田外,减少病源。药剂防治可使用50%腐霉利、40%菌核净、25%咪鲜胺、50%异菌脲,每667m2用量为100g,一般于发病初期喷施1次,7~10d再喷施1次。喷施以上药剂时可加入芸苔素内酯,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