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采用抗病品种,与非寄主植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合理密植。清除田间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防治,隔7-10天左右1次,连续1~2次。药剂可选用百菌清、络氨铜、苯甲、嘧菌酯等药剂,也可在大豆开花前喷施一遍控旺增产药剂,其中就包含杀菌剂,可有效控制大豆叶部病害。大豆褐斑病药剂拌种,药物杀虫。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微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300倍液,隔10天左右防治1次,防治1次或2次。以器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组织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带菌引致幼苗子叶发病,在病残体上越冬的病菌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先侵染底部叶片,后进行重复侵染向上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