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储藏前处理:采收后应立即进行伤口愈合处理,在气温30~35℃、相对湿度90%~95%的条件下放置4~6天,并保持足够通风。此项工作最好在贮藏地进行,以防第二次搬动造成创伤。红薯入窖时含水量如超过70%,应敞窖通风,排湿降温。红薯块在田间受水渍3天以上的,只能用来喂猪或制粉,不可窖贮。
选择合适的贮藏方法包括井窖、棚窖、屋窖及室内存储多种方式。井窖贮藏:选择地势高、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向下挖一井筒,一般直径1米左右,深5~6米。贮藏室大小根据贮藏量而定,室内垫10~15厘米厚的干沙,其上放置红薯,装七成满以留出换气空间。棚窖贮藏:一般挖宽约2米,长3~4米,深2米左右的地窖,红薯由底向上逐块堆积,避免与窖壁直接接触。屋窖贮藏:屋窖密封性好,墙壁比普通屋子厚,窖体小,省工省料,适合农户贮藏,一般每窖可贮1500~3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