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黑胫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2025-04-08 06:18

选用无病种薯,建立无病留种田。切块用草木灰拌种后立即播种。适时早播,促使早出苗。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特别是留种田更要细心挖除,减少菌源。种薯入窖前要严格挑选,入窖后加强管理,窖温控制在1~4℃,防止窖温过高,湿度过大。

药剂防治:①噻霉酮滴灌150g/亩。②噻霉酮叶面喷雾80g/亩,连用两次。选种抗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及轮作3年以上或水旱轮作。推广高垄栽培育苗,垄高30-40cm。适时早栽避开雨季。及时中耕除草、注意排灌结合,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拔除病茎、病叶烧掉或深埋。

选用抗病品种:如克新一号等品种。避免种植易感染的品种,如早熟白292-20(多子白)、西北果及原薯四号等品种。防治马铃薯黑胫病,首先要选择无病种薯进行种植,在切割种薯时要注意用800倍50%多菌灵水溶液消毒刀具,切割好的种薯要用草木灰或多菌灵蘸涂切口后再种植。在种植后至幼苗露土出苗展叶时,分别在刚刚种下盖土时和萌芽露土展叶时,根部淋施两次600倍20%噻菌铜水溶液或800倍1.5%噻霉酮水溶液。在幼苗期叶面喷洒2~3次800倍氯溴异氰脲酸水溶液,或2000倍72%硫酸链霉素水溶液、800倍1.8%辛菌胺乙酸盐水溶液、1500倍33.5%喹啉铜水溶液,每10~15天喷洒一次。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