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归口管理粮食标准641项,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粮食标准体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主任王耀鹏介绍说:“以大米国家标准为例,通过加工精度指标调整,现在总出米率提高了1.25%,有效促进了节粮减损。”
目前,生产上主要品种有棱五角种如卡里巴、五福、永福等;红果种如红玉、红娇1号等。所有蔬菜通用的方法是加强肥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增强植株抗病力。同时,要加强对蚜虫、飞虱等传毒媒介的防治,及时拔除病株,将病残体带出田园。发病初期可用5%菌毒清400~500倍液、20%病毒A400倍液、15%植病灵1000倍液或83%增抗剂喷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蚜虫在秋葵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成株期受害较重。防治方法可用吡虫啉类农药如10%一遍净、10%蚜虱净30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是黄秋葵主要病害,发病期为5~9月。植株染病后全株受害,尤其以顶部幼嫩叶片最为明显,表现为花叶或褐色斑纹状。早期染病植株矮小,结实少或不结实。防治办法包括加强役检,选抗病品种,发病初期用波尔多液+护树大将军防治3次,隔7~10天1次。
当幼苗长20cm时,疫病出现,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褐色,致全株萎蔫或折倒。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渍状不整形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防治方法为发病初期用针对性药剂+新高脂膜隔7~10天1次,防治2~3次。
虫害主要是蚜虫和蚂蚁,可用敌敌畏+新高脂膜,提高药效利用率,减少要害和用量。病毒病由蚜虫传播,应及时防治蚜虫。防治蚜虫和蚂蚁可选用50%抗蚜威或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立枯病主要危害秋葵叶片,最后导致植株死亡,可使用波尔多液进行防治;蚜虫会危害秋葵叶片、花朵、果实,可选用吡虫啉类农药喷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