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布鲁氏杆菌可感染牛、羊、猪等多种动物,人接触被布鲁氏菌感染的病畜或污染物可引起布病。布病的典型症状是长期发热,发热时多呈典型的波状热,平均持续2~3周,数日至2周后再次发热,呈波浪起伏,热型多为弛张热,也可呈不规则热,常因大汗浸湿衣被,且与热退相伴,为本病另一突出特征。同时伴有多汗、皮肤病变、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并发症状,也可出现无明显症状的慢性感染。关节痛主要为大关节,呈游走性,少数伴关节红肿或肌肉疼痛;淋巴结及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主要见于颈部及腋下。慢性期常见症状有疲乏、出汗、头痛、低热、抑郁、烦躁、肌肉及关节酸痛。流行病学发病以春夏为多,牧区发病率高。布病治疗多采用联合用药,可采用多西环素和利福平联合用药,治疗6周。如果6周后仍没治愈,应加链霉素或氟喹诺酮类药物调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