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枯萎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2025-03-25 14:45

黄瓜枯萎病要以预防为主。一、使用抗病品种;二、采用轮作换茬;三、采取嫁接方式;四、种子、土壤药剂处理;五、发病初期化学防治。在黄瓜苗期到结果期都有机率患上枯萎病,从而导致整株枯死。因此在种植黄瓜时,应选用抗病品种,实施合理轮作,并加强栽培管理。在发病初期,使用液瑞锌合剂或多菌灵粉剂进行喷雾或灌根防治。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首先对种子进行消毒,合理轮作,施足底肥,高垄栽培;其次选用基质穴盘嫁接育苗,加强田间管理;最后结合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黄瓜枯萎病农业防治:1、品种选种:选用抗病良种;利用抗病砧木嫁接防病。2、轮作换茬,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3、调节土壤酸碱度,土壤pH调节成6。4、采用高畦栽培;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合理灌水。物理防治:深耕、翻晒土壤。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甲霜.霉灵水剂、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甲硫:福美双等灌根防治,注意轮换、交替使用。

1、土壤消毒。利用黄瓜拔秧后的夏季休闲期,采用在本书消除连作障害中介绍的淹水高温消毒方法,进行土壤消毒处理。2、嫁接换根。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培育嫁接苗用于栽培。3、合理轮作。应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种植并与非葫芦科蔬菜实行至少3年以上的轮作或水旱轮作。

1.清除病残体黄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喷洒消毒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大大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2.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应合理施肥(特别是氮肥),改善透光强度,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温度,在生长期适时喷施控旺剂抑制枝梢疯长,促进花芽分化。3.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高畦栽培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铺地膜或盖秸秆,加强通风。

黄瓜枯萎病防治措施有哪些?应选用抗病品种,实施合理轮作,并加强栽培管理。在发病初期,使用液瑞锌合剂或多菌灵粉剂进行喷雾或灌根防治。黄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喷洒消毒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大大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

1、种植抗病品种。2、播种前使用有机肥,菌肥。生长期配方施肥。3、种子种衣剂拌种。4、育苗时苗床消毒。可以使用多菌灵、咯菌腈等处理苗床。5、移栽时穴施有益菌剂。6、黄瓜结瓜期使用有益菌剂浇灌。或者多菌灵等杀菌剂灌根。药剂灌根:在黄瓜枯萎病发生初期,可用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50-225倍液,进行灌根,每次间隔7~10天,连灌2~3次。

此病属真菌性病害,是黄瓜种植常发病害之一,防治措施有一、种子消毒,二,选用抗病品种,三,药剂防治,如多菌灵等,五,合理密植,合理肥水管理。黄瓜枯萎病为真菌性病害,又称萎蔫病、死秧病、蔓割病,是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本病菌专化型仅侵染黄瓜和甜瓜(香瓜),发生普遍,发病率高,毁灭性强。患病后黄瓜减产30%~50%,重者绝收。

药剂治疗:黄瓜发病初期或发病前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50%苯菌特1500倍液、60%琥乙磷铝35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40%的双效灵800倍液、70%的敌克松1000~1500倍液等农药灌根预防和治疗,高科30%甲霜恶霉灵、38%恶霜嘧铜菌酯600-800倍液效果显着。以早预防和早治效果较好,可7~10天灌1次,连灌3次,药剂要交替使用。

黄瓜枯萎病防治措施有:选择抗病良种丶合理轮作、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丶加强水肥气热和病虫草害管理。合理轮作:与茄科、豆科等2年以上轮作。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并深翻土壤,收获后要及早深翻接纳雨雪利于冻死病虫,并疏松土壤。深翻要40厘米以上,翻地时间不能晚于定植前20天。施足底肥:每亩施农家肥5000千克或二伽一有机肥40千克和高磷高钾复合肥100千克及地脉钾50千克。高垄栽培:在常规栽培的基础上,把栽培行做成20-30厘米高的垄,作物种在垄上,增加通风透光。

“在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进行喷施,或使用土菌消70%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灌根,每株灌100-150毫升;或用30%DT杀菌剂(350倍液)等药物,每株灌药0.3-0.5升,每隔7-10天灌。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换茬,嫁接育苗,发病初期用35克的85%三氯异氰尿酸、600倍的80%恶霉福美双、350倍的40%甲硫福美双、250倍的6%春雷霉素、等药物进行喷施或灌根防治,在用药时要注意交替用药,以免发生药物抗性降低用药效果。

(1)黄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喷洒消毒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大大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2)选用无病新土育苗,采用营养钵或塑料套分苗。(3)轮作。与非瓜类作物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并在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4)嫁接防病。保护地黄瓜采取白(黄)籽南瓜作砧木嫁接栽培,是解决黄瓜重茬和枯萎病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一,土壤消毒,利用黄瓜拔秧后的夏季休闲期。采用在本书消除连作障害中介绍的淹水高温消毒方法,进行土壤消毒处理。二,嫁接换根,用黑子南瓜做砧木,培育嫁接苗用于栽培。分析黄瓜病状如下:黄瓜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病,但幼苗期发病较少,以结瓜期发病最多,感病植株生长缓慢,由下而上出现典型的萎蔫状。发病初期下部叶片的叶脉褪绿,出现网状鲜黄色病斑,并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植株白天萎蔫,夜间恢复正常,后期病株全部叶片萎蔫下垂,似缺水状。这种情况下主要防止措施是使用中微肥,全元中微肥能显著提高作物抗低温能力、抗病害能力及抗逆能力、抗病菌能力强。

1、清除病残体。黄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喷洒消毒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大大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2、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应合理施肥(特别是氮肥),改善透光强度,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温度,在生长期适时喷施控旺剂抑制枝梢疯长,促进花芽分化。3、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高畦栽培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铺地膜或盖秸秆,加强通风,降低地温,防止大水漫灌,保护好根系。田间发现病株枯死,要立即拔除,深埋或烧掉。拉秧后要清除田间病株残叶,搞好田间卫生,枯萎病发生重的地块要实行3~5年轮作。4、药剂防治。黄瓜发病初期或发病前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40%的双效灵800倍液等农药灌根预防和治疗,30%甲霜恶霉灵、38%恶霜嘧铜菌酯600~800倍液效果显著。以早预防和早治疗效果较好,可7~10天灌1次,连灌3次,药剂要交替使用。

在种植黄瓜时,应选用抗病品种,实施合理轮作,并加强栽培管理。在发病初期,使用液瑞锌合剂或多菌灵粉剂进行喷雾或灌根防治。1、土壤消毒。利用黄瓜拔秧后的夏季休闲期,采用在本书消除连作障害中介绍的淹水高温消毒方法,进行土壤消毒处理。2、嫁接换根。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培育嫁接苗用于栽培。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3~0.5升;或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300倍液,每株100毫升,隔10天后再灌1次,连续防治2~3次,一定要早防、早治,否则效果不明显。此外,于定植后开始喷洒液体法生产的细胞分裂素500~600倍液,隔7~10天1次,共喷3~4次,可明显提高抗性,如能加入0.2%磷酸二氢钾,或0.5%尿素或喷洒喷施宝每毫升加水11~12升、或植宝素7500倍液效果更好。

在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进行喷施,或使用土菌消70%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灌根,每株灌100-150毫升;或用30%DT杀菌剂(350倍液)等药物,每株灌药0.3-0.5升,每隔7-10天灌根。黄瓜枯萎病防治措施:(1)黄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喷洒消毒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大大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2)选用无病新土育苗,采用营养钵或塑料套分苗。(3)轮作。与非瓜类作物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并在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4)嫁接防病。保护地黄瓜采取白(黄)籽南瓜作砧木嫁接栽培,是解决黄瓜重茬和枯萎病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黄瓜发病初期或发病前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50%苯菌特1500倍液、60%琥乙磷铝35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40%的双效灵800倍液、70%的敌克松1000~1500倍液等农药灌根预防和治疗,高科30%甲霜恶霉灵、38%恶霜嘧铜菌酯600-800倍液效果显着。以早预防和早治效果较好,可7~10天灌1次,连灌3次,药剂要交替使用。防治措施。①种子消毒:用55℃的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小时,捞出后冲净催芽。②农业防治: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严格土壤处理。每8米棚长撒0.5千克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进行土壤灭菌。三是营养钵育壮苗。四是采用嫁接防。③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连续防治2~3次,一定要早防、早治。

在黄瓜枯萎病发生初期,可用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50-225倍液,进行灌根,每次间隔7~10天,连灌2~3次。黄瓜枯萎病的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科学肥水管理,发病初期用氯溴异氰尿酸、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农药防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