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枯萎病由辣椒镰孢霉真菌感染引起,病菌在土壤中越冬,通过灌溉水传播。其发育适宜温度为24~28摄氏度,最高37摄氏度,最低17摄氏度。在适宜条件下,发病后15天即有死株出现,潮湿特别是雨后积水条件下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土壤起垄后覆盖地膜密闭棚室,使土温升高可达45摄氏度,并保持20天,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温土壤消毒。病原菌为辣椒镰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或进行较长时间的腐生生活。通过灌溉水传播,从茎基部或根部的伤口、根毛侵入,进入维管束,堵塞导管,致使叶片枯萎。田间积水、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治疗:使用300倍液+15-20ml对严重病株及病株周围2—3米内区域植株沿茎基部进行小区域灌根,连灌2次,两次间隔1天,根据病情第2次用药后间隔3—5天再巩固用药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