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通过地下块茎繁殖,经历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和块茎膨大期。发棵期前以茎叶生长为主,现蕾后进入块茎膨大期。前期茎叶与块茎同步旺盛生长,后期以块茎生长为主,此时块茎积累的干物质占总干物质的85%以上。幼苗期需促进茎叶生长,氮肥用量占全生育期总量的1/2,并施部分钾肥;发棵期和块茎膨大期应增施磷钾肥和余下的氮肥,以利块茎生长,在山药种植行两侧开浅沟施肥。
1、浅追肥、巧浇水:施肥时应施入浅土层以供山药根系吸收,浅追肥或少追肥均能确保高产。山药怕涝也不宜太旱,太旱会影响块茎膨大,喷施新高脂膜合理匹配水肥分配。2、架要牢:出苗后及时搭架,架高2米左右,正面呈“人”字型,侧面斜向交叉,隔7~8米用粗竹竿或木棒加固,确保稳固以防歪倒。3、防病虫害:病虫害防治要跟进,重茬地块发病较重,新种植地块发病较轻。山药蔓上架后,喷施农药同时加新高脂膜,提高药效,防止病菌侵染,驱逐虫害。4、成长期:山药追肥主要在生长的中后期,前期需肥较少。地下块茎进入旺盛生长盛期时,应重施1次追肥,叶面喷施药材根大灵,促进叶面光合作用产物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确保块茎伸长和膨大有充足养分,有效物质含量大增,达到丰收目的。
一.选择优质适宜的品种。二.选地山药应在沙壤土,周边排水条件好,防止田间积水。三.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四.山药生育期长,加强田间管理,是提高产量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