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的筋腐病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2025-02-15 21:34

番茄筋腐病的发生与土壤水分有密切的关系,灌水多和地下水位高的土壤发病较重。施肥量大,特别是氨态氮肥施用过多时,影响磷、钾肥的吸收,发病较重。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密植、强行摘心等,都很容易发病。同时发病与品种有很大的关系。

番茄筋腐病,是一种类似番茄病毒病的免疫性生理病害,多在转色期发现,表现为果实僵果不转色,剥开表皮可看到发黑的筋。病害发生是由于土壤中氮肥过多,氮、磷、钾比例失调,土壤含水量高,施用未腐熟的人粪尿,光照不足,温度偏低,二氧化碳量不足,新陈代谢失常,维管束木质化而诱发筋腐病发生。植株结果期间低温光照差,植株对养分吸收能力差,影响光合产物积累,易发牛筋腐病。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妨碍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筋腐病重。另外,冬天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小也易诱导筋腐病。一般情况下,叶量大,生长势强的品种,病轻或不发病。

褐色筋腐病多发生在低温弱光之下,植株茂密通透不良更利于本病发生。越冬栽培一定要密度合理,同时要合理整枝,改善株间透光性。土壤水分过大,土壤氧气供应不足时,有利于本病发生。施肥量过大,特别是氨态氮施用过多,钾肥不足或钾的吸收受阻时,本病发生也重。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密植、小苗定植、强摘心都可能诱发本病。

白变型筋腐病和烟草花叶病感染有关。应选用抗这一病毒的品种。多数认为是碳、氮代谢紊乱所致,大致可分为光合作用降低、氮素同化能力增加及缺钾造成的糖分分解系统不正常,使碳/氮比下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