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流域,莲潜叶摇蚊(又称莲窄摇蚊、莲花狭摇蚊、水蛆)于6月中、下旬幼虫开始出现,到10月中旬停止危害,全年约发生6—7代,各世代重叠发生。以幼虫在池底越冬;气温水温均为20℃左右时,成虫寿命3—5天;卵期3—8天;幼虫期14—17天(其中危害期11—17天);蛹期2—4天。成虫在傍晚开始羽化,具趋光性,白昼栖息不动。交尾后于夜间产卵于浮叶边缘的水中。幼虫从卵中孵出后,群集于卵块中取食胶质物,虫体增长迅速。稍大后,游至浮叶下面,由浮叶背面侵入。幼虫潜食于荷叶的上表皮下,开始时潜道呈线形,随着幼虫在虫道内向前扩大取食,潜道便成嗽叭口状向前扩大,形成不规则的紫褐色斑。幼虫危害荷花根茎、浮叶和实生苗叶,爬至荷叶上,从叶背啄孔钻入,在叶内掘穴匍匐前进。每一幼虫为一单独坑道;在危害盛期,数十或数以百计的幼虫纵横交错地蚕食,使各坑道相连,致使整个荷叶坏死。危害期长,从4月起直至10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