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倒伏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025-02-11 12:28

水稻发生倒伏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品种问题:植株高、秸秆不壮实,灌浆后穗部逐渐增重,重心高,秸秆不堪重负。叶片披展、株形松散的品种,田间郁蔽,通风透光差,易产生病害和倒伏。反之,植株节间短、茎秆粗壮、叶片直立、剑叶短以及根系发达的品种不易倒伏。

2.栽植密度:每亩栽插穴数过多或每穴中秧苗株数过多,严重影响水稻的通风透光性,造成根系生长不良,植株生长细弱,基部节间增长,易倒伏。

3.肥水管理:片面重施氮肥,使植株生长过旺,封行过早拔节长,穗期叶面积过大以及长期深灌水,造成茎秆基部节间徒长,下部叶片早死,根系发育不良,造成倒伏。此外,穗肥施用过早过重,导致基部第一、二节间拉长,茎秆变细,茎鞘储藏物质少,支撑力差。

4.病虫危害:病虫害防治不及时,茎秆组织被破坏,也容易造成倒伏。

5.灾害性天气:8~9月份是当地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的季节,正逢水稻灌浆、黄熟时期,此时水稻抗倒伏能力最弱。

6.根系发育不良:灌水过深,未烤田,田间长期渍水,土壤糊烂,造成根系发育差,扎根浅,根系支持力差,形成头重脚轻,稍经风雨等外力侵袭,就很容易发生倒伏。

预防措施包括:选择抗倒伏品种;种植密度不宜过大,按株行距3×6寸或4×8寸的密度插秧;合理施薄肥,保持稻田中有充足的养分;定期灌水,保持稻田中有充足的水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