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灰霉病的发病规律是什么?

2025-02-11 07:00

在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辣椒灰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冬季12月中下旬至翌年6月间。年度间早春温度偏低、多阴雨、光照时数少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排水不良、与感病寄主间作的田块发病较早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生长过旺、通风透光差、氮肥施用过多、与生菜、芹菜、草莓等易发灰霉病的作物接茬的田块易染病,特别是保护地春季阴雨连绵、气温低、关棚时间长棚内湿度高、通风换气不良,极易引发病害。苗期为害叶、茎、顶芽,发病初子叶先端变黄,后扩展到幼茎,缢缩变细,常自病部折倒而死。成株期为害叶、花、果实。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开始,初成淡黄褐色病斑,逐渐向上扩展成“V”形病斑。茎部发病产生水渍状病斑,病部以上枯死。花器受害,花瓣萎焉。果实被害,多从幼果与花瓣粘连处开始,呈水渍状病斑,扩展后引起全果褐斑。病健交界明显,病部有灰褐色霉层。辣椒灰霉病菌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在田间借助气流、雨水及农事操作传播蔓延。病菌较喜低温、高湿、弱光条件。棚室内春季连阴天,气温低,湿度大时易发病。光照充足对该病蔓延有抑制作用。冬春低温,多阴雨天气,相对湿度90%以上时,灰霉病发生早且病情严重,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田块易发病。红薯又名地瓜,番薯等。其性温,味甘。具有润肠通便,美容养颜,减肥瘦身的功效。红薯含有的纤维素,有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道环境,促进排便的作用。含有的蛋白质,赖氨酸和多种维生素,有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