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发病原因是莴笋产生伤口未及时处理,导致感染,感染部位逐渐水渍,4天左右颜色变深,表面凹陷,溢出白色液体,内部腐烂并伴有腐臭味。发病因素包括:1、品种因素,紫叶莴笋比绿叶莴笋更易裂茎;2、肥水供应不均,忽旱忽涝导致肉质茎表皮木质化,再大量浇水施肥引发裂茎;3、温度变化过大;4、土壤严重缺硼,降低植株抗逆性;5、采收过晚。发病温度范围为2~40℃,高温高湿加速病情扩展。病虫害重、施肥不当、棚室内高温大水漫灌均加重病情。病原细菌为欧氏杆菌属,病菌通过病残体、粪肥、雨水、水流、昆虫传播,由伤口及自然孔口入侵。阴雨高湿、虫害重、施肥不当、田间管理粗放均加重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