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菌为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田间和种子上越冬,次年随种子或气流、雨水、昆虫传播,经气孔、表皮伤口侵入。在高温(20~25℃)高湿(连续阴雨)下发展,一般结果初期发生,盛果期加重。老叶先病,向上扩展。保护地栽培时如浇水多,通风不良,病害严重。露地番茄在重茬地、低洼地、排水不良及生长差的地方,发病严重。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夏疫病,是由茄链格孢菌侵染引起的、发生在番茄上的植物病害。其最主要特征是不论发生在果实、叶片或主茎上的病斑,都有明显的轮纹。病菌在土壤或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从气孔、皮孔、伤口或表皮侵入,引起发病,病菌可在田间进行多次再侵染,结果盛期发病严重。番茄早疫病带菌种子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有效媒介,灌溉水、农事作业和昆虫也能传播,特别是雨滴飞溅,把病菌带到植株上,常引起下部叶片先发病,在条件适宜时,病菌侵入寄主后只需2~3天就可形成病斑,再经过3~4天,即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引起多次重复的再侵染。番茄早疫病属真菌性病害,对温度适应性强,15~30℃条件下均可发生,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果实迅速膨大期,基部叶片开始衰老,这时遇有持续5天日平均气温21℃左右、连续2天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该病即开始发生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