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2024-12-23 22:42

在大麦、小麦、黑麦、燕麦、水稻等病株的叶鞘、芽鞘及幼嫩根茎组织上产生大量裂瓣状附着枝,大小15-22.5×27.5-30(μm)。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初白色,后呈暗黑色,气生菌丝绒毛状,菌落边缘的羽毛状菌丝不向中心反卷,不易产生子囊壳。对小麦致病力较弱,但对大麦、黑麦、燕麦、水稻致病力强。小麦全蚀病是种子自身携带的病菌所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播种虫苗后,病菌从小麦根基部叶壳中侵入,到时,整株小麦枯死,穗为白色,无籽粒,稍用力就能拔起,根基部变黑腐烂,用手抹根基部有黑汁抹去。称禾顶囊壳菌水稻变种在玉米上的一个生理小种。病组织在PDA培养基上,生出灰白色绒毛状纤细菌丝,沿基底生长,后渐变成灰褐色至灰黑色。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