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黑斑病有什么发病特点?

2024-12-06 16:19

病菌主要通过带病种薯进行传播,还可借助病苗、带病土壤、肥料等传播。病菌从薯块伤口、皮孔、根眼、自然裂口等侵入寄主内部组织,引发病害。整地备耕时,大田清理不彻底,未有效晒田,土壤带菌。田间管理时,施入带病肥料;收获窖藏时,窖内温湿度偏高,极易引发病害。病菌可直接侵入苗根基,在薯块上主要从伤口侵入,也可通过根眼、皮孔、自然裂口、地下虫咬伤口等侵入。在收获、贮藏过程中,操作粗放,造成大量伤口,均为病菌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育苗时,主要病源为病薯,其次带菌土壤和带病粪肥也能引起发病。黑斑病发病温度与薯苗生长温度一致,最适宜温度为25-27℃,最高35℃;高湿多雨是发病诱因,凡是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地块发病较重;土壤含水量在14%-60%范围内,病害随温度增高而会加重。不同品种抗病性能有差异;植株不同部位差异显著,地下白色部分最易感病,而绿色部分很少受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