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方式由密植改为稀植,一般地栽插密度为9寸×3寸以上,部分条件好的地区能达到9寸×8寸,增大行距,合理利用光温条件,提高抗病性,提高了分蘖率,结实率较高,增产,节省投入,经济效益高。水稻旱育稀植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育苗方式由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育秧、钵盘育秧,提高秧苗素质及秧本田比例。主要掌握好水的管理,原则是不建立水层、以浇为主、不缺不浇、浇了则透。秧苗培育重视地上地下同时发展,注重培育良好的根系,提高秧苗素质,增加了抗逆性和抗病性,培育的壮苗。特点是:秧苗耐寒力强,生长健壮;移栽后无缓苗期,早发快发。360平方米的大棚播种量控制在560-640斤/棚,避免播量过大出现的秧苗徒长、叶片霉烂、“牛毛秧”、以及降低立枯病的发病率。早施分药肥,看苗追施,每亩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普钙肥25-50公斤,尿素10-15公斤,施好中层肥。根据秧苗返青特点,栽后5天,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后期看苗,孕育期补3-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