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温湿度:调节温湿度是一个关键因素,通风换气使湿度保持60%以下,注意通风应在提温后进行。
2、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时清除病花、病果、病叶,拔除重病植株,并销毁。
3、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或滴灌节水栽培:选用紫外线阻断膜抑制菌核萌发,使草莓丰产优质,浇水后加大放风量。
4、药剂防治:尽量使用腐霉利或者百菌清烟剂,避免增加湿度。发病初期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干悬浮剂800倍液,或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5~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
草莓灰霉病一旦大面积发生后极难控制,所以应以预防为主。最佳防治时期在第1级花序有20%~30%以上开花,第2级花序刚开花时,当发现花柄开始变红、下垂,花萼后有小红点,需及时用药防控,可选用环酰菌胺+醚菌酯、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