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根结线虫病主要发生在地下块茎部位,地上部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时表现为叶色淡、生长弱、植株繁茂性差。感染后,块茎表皮产生大小不等的近似馒头形瘤状物,瘤状物相互愈合、重叠形成更大的瘤状物(俗称大疙瘩),并产生少量粗短白根。发病部位皮色比正常皮色明显偏暗,呈黄褐色,内部组织颜色无明显变化。细根上有小米粒大小的根结。受害轻者商品品质下降,严重时表皮变深褐色,内部组织腐烂,似朽木,完全失去商品价值,造成经济损失。
山药线虫主要发生在0-30cm土层内,30cm以下发病较少。高燥沙土地块和连作地发病重。根结线虫以卵及雌虫在土壤、种薯及残留根结内越冬,地温14℃以上开始孵化侵染,25℃以上、土壤湿度40%、重茬、沙质田发病重。山药线虫在同期好、地势高、水分充足、结构疏松的沙壤土发病率高,有利于线虫繁殖。土壤潮湿、粘重则不利于线虫发生。线虫适宜生长条件为地温20℃-30℃,土壤相对湿度40%-70%,土温超过40℃活力下降,55℃以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