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白菜莲座期以后至包心期,若气温偏高,或阴天多雨,日照不足,多雾,重露,病害易流行。早播、过密、通风不良、连茬、包心期缺肥、生长势弱的地块,病重。播种过早的秋季大白菜往往病害发生严重。青帮型品种发病较白帮型轻。高温高湿条件下大白菜易发生霜霉病。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平均气温为16℃左右,病斑在16~20℃扩展最快,高湿是孢子囊形成、萌发和侵染的重要条件,多雨时病害常严重发生,田间高湿,即使无雨,病情也加重。
大白菜霜霉病发病规律: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留种株上或附着于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孢子囊形成要求有水滴或露水,因此连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或结露持续时间长时此病易流行。平均最低气温较高的年份发病重。早播、脱肥或病毒病重等条件下发病重。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十字花科蔬菜上或冬贮种株的根头上越冬,有时还可混在种子中越夏或越冬,次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萌发侵染幼苗,由春播十字花科蔬菜传到白菜等秋播十字花科蔬菜上,混在秋播种子上的病菌,播后直接为害幼苗。南方全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区,病菌可在寄主上全年传播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