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主要危害症状有哪些?

2024-08-26 16:18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病斑圆形、近圆形或椭圆形,小而隆起,直径仅1毫米左右(发生在中脉上的,直径可达3~5毫米),常密集成行,成片分布。病斑初为黄色,水浸状,后变黄褐色、红褐色至紫褐色,后期病斑破裂,散出黄色粉状物(病原菌的休眠孢子囊),病叶片可能干枯或纵裂成丝状。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为白色至黄色小斑,渐渐变成褐色或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成疱状,有时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后期病斑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斑多发生于节的附近,遇风易倒折。玉米褐斑病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茎秆和苞叶上,病斑圆形、近圆形或椭圆形,小而隆起,直径仅1毫米左右(发生在中脉上的,直径可达3~5毫米),常密集成行,成片分布。病斑初为黄色,水浸状,后变黄褐色、红褐色至紫褐色。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