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绵疫病是一种由真菌茄疫霉引起的病害,广泛发生于各菜区,露地和保护地茄子均可受害。发病症状包括幼苗和成株期的不同表现。
幼苗发病时,胚茎基部呈水浸状,迅速猝倒,导致枯死。成株期主要为害果实、茎、叶片和花器。果实受害最重,初现水浸状圆形斑点,稍凹陷,黄褐色至黑褐色,病部果肉黑褐色腐烂,高湿时表面密布白色絮状菌丝,易脱落。茎部受害形成水浸状皱缩或折断。叶片呈不规则或近圆形水渍状淡褐色至褐色病斑,有明显轮纹,潮湿时病斑上有稀疏白霉,干燥时边缘明显,易干枯破裂。花器受害时呈水渍状褐色湿腐,蔓延至嫩茎,致其褐腐缢缩甚至折断,上部叶片萎蔫下垂,潮湿时亦可长出白霉。
该病在初夏多雨、梅雨或秋季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较重,严重时导致果实大量腐烂,直接影响产量。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地上越冬,主要通过风雨传播,萌发时产生孢子囊借雨水溅到果实上侵染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