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腐病又称果腐病、菌核病、灰腐病、实腐病。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花和枝梢。果实发病初期为圆形褐色斑,后扩展到全果,使果肉变褐、软腐。病斑有圆圈状灰白色霉层,为分生孢子丝。病果少数脱落,大部分腐烂失水而干缩成黑色僵果,挂在果枝上不落。烂果往往散发出特殊香气。花器感染此病时,起初在花瓣上或柱头上发生褐色斑点,后整个花器变成黑褐色,枯萎或软腐,干枯后也残留在枝上。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僵果中越冬,翌年春季形成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通过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引起发病。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病部表面出现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杏褐腐病病原菌将会在僵果中过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蔓延,经伤口或是皮孔侵入到果实而发病。